首 页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编目考试技术实现

---开创智能存储新时代

  

        2011 年编目业务上机考试于 2 月 15 日在资料馆编目一区顺利进行,此次上机考试从考前准备到考试结束历时 20 余天,有 7 家编目公司参加考试,每家公司有 6 人参加考试,共计 42 人,阅卷老师共计 10 人。

       由于资料馆此前并没有公平公正公开的编目上机考试系统,以及成熟完善的考试流程,所以针对这次上机考试,我们特意搭建考试平台,开通相应用户帐号权限,检查考试设备,安装辅助软件,开发编目抽题系统,后台处理考试数据以满足考试需要。

       资料馆运维人员按照馆方的要求,挑选性能优越的编目 PC 机作为考试用机,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清理硬盘垃圾文件,安装相关辅助软件(例如五笔输入法、搜狗输入法、新闻播出目录、人名大全等等 …… )。保证每台考试用机的文件系统的全新的,保证每台考试用机的硬件配置完全一致,保证每台考试用机的硬盘中不存在与考试无关的多余文件。考试平台搭建好后,按照馆方生产计划组提供的考试人员信息,创建考试用户帐号,创建考试用群组。在新晨用户信息管理平台中,创建用户帐号的基本信息,并将这些考试帐号分配到考试用的对应群组中。同时,工作流中也要创建相应的帐号信息,并且分配对应权限。共计 42 个编目权限帐号, 1 个一次质检权限帐号, 1 个二次质检权限帐号, 1 个总审权限帐号。编目帐号用于考生答卷使用,总审帐号用于老师判卷使用,一次质检与二次质检为中间过渡帐号。至此,考试平台以及考试帐号已经全部准备完成,然后进入抽题选题环节,为了此次编目上机考试,我们特意开发了编目考试抽题系统,在抽题系统中的抽号范围处输入最小数以及最大数(大于等于 1 的正整数),点击开始后,系统界面中会快速滚动显示抽号范围中的数字,点击结束后,界面停止在一个数字,即为抽中的题目序号,既馆方提供的题库中的对应题目序号。馆方质量审核组与生产计划组的相关人员,对抽出的题目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该题目即为正式考题。如审查不通过,则重新启动抽题系统,重新抽选题目。此次考试共随机抽选出了 14 道题目,相关人员审查后确定其中的 3 题为考试用题。

       考试题目确定后,运维人员将数据在后台进行处理。由于此次考试馆方要求 7 家公司每家出 6 人参加考试,对 3 道题目进行做答,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所以需要我们将 3 道题目后台处理为,每公司每两人做答 1 题。我们之前创建了 42 个虚节目,内容均为黑场,题目确定后,运行批处理程序,将考试用题的低码文件分别替换到 42 个虚节目的对应低码路径下,然后执行数据库相应脚本,修改 42 个虚节目的节目时长为考试用题的节目时长(共涉及 3 张数据库表)。同时,运维人员通过场记单查询链接,将考试用题的场记单交给生产计划组相关人员,由他们打印出来分发给各个考生,供考生使用。

       题目数据处理完成后,通过编目下发帐号将考题下发到相应的考试帐号中,运维人员协助监考人员逐个登陆考试帐号,查看题目下发是否正确,保证所有低码文件均可正常播放,均可正常抽取关键帧,保证所有考试帐号均可正常录入保存,保证 42 个考试帐号,每个帐号中有 1 道考题,每个公司参加考试的 6 人中,每两人做答 1 道相同的考题,每家公司共做答 3 道考题。监考人员检查无误后,考生进场,开始考试。运维人员则负责维护考试系统的正常运行,随时处理系统问题,保证考生顺利进行答题。

       考试完成各个考生交卷后, 42 道考题全部进入一次质检帐号后,在生产计划组人员的监督下,修改数据库记录,将 42 道考题的磁带条形码重新排序,以避免考生与阅卷老师之间发生作弊的情况。磁带条形码打乱后,由运维人员将 42 道考题全部签章至总审账号中,以供阅卷老师审看。

       阅卷完成后,在馆方生产计划组和质量审核组的相关人员同意后,运维人员将 42 个考题的存储对象、对应工作流进行删除,将 42 个考生帐号、一次质检帐号、二次质检帐号、总审帐号进行删除,同时去除相应权限。

       资料馆运维团队在与馆方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组、生产计划组、质量审核组以及用户服务组相关人员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下,克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此次维护编目上机考试顺利进行的任务,得到了馆方上下的认可,同时为今后一年一度甚至是一个季度一次的编目上机考试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客户服务热线:400-005-1055 2012 北京中科大洋传媒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友情链接: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声明 | 京ICP备11023527号